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台词> 正文

《吾国教育病理》的经典语录

  • 01. 上课应该是学生有问题,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2. 我们社会中虚假的东西太多,学习也不可能不被虚假捆绑。只有当大家开始真实的学习后,个人方有性情才干,社会才坚实可靠。努力做个真实的自己。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3. 应试教育是什么谁都明白,而素质教育是模糊的,其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笔者看到多数素质教育的说法中都包括两个“全”,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二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因未见其细则,仍觉恍惚。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4. 外在的过多催促常常无效,不管是来自父母、上司还是老板。外在的催促过多,常常导致当事人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来应对――屈从、妥协、对付、糊弄,等等,乃至自发的动力不能发育。而创新在极大程度上仰仗自发的动力,外在的物质诱惑便更趋无效。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5. 发现和提出问题,恰恰意味着不满意、不接受原有的答案。这显然是一种稀有的性格和眼光。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人安分守己地接受前辈看待世界的答案,在心理上他们是“定居者”。对一个定论产生质疑的永远是极少数人,而一旦产生了质疑,虔诚地笃信就再难持续,而质疑旧有答案者不是每每可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新答案的,于是他们成为心理上的“流浪汉”。定居者为与流浪汉,这两种人的本质差异是性格。流浪的状态,是多数定居者不敢进入的。而流浪的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是令流浪者迷恋的,因为没有框框的约束,周围充满新奇。与流浪性格相伴随的是创新者身上的冒险精神。他们喜欢冒险和挑战的刺激。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寻找精神世界中的刺激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冒险的强烈刺激。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6. 我以为“应试教育”这一词汇说出的不过是尽人皆知的现象。如同朝野对官场的议论:腐败已成极大问题,归宿在于走向廉洁。谁说不对呢?但只消重复数遍,便显空洞乏味。与“应试教育”构成二重奏的是“素质教育”。如果说“应试教育”没有找到病灶,则“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好的药方。一对空洞的词汇,重复千遍,终成噪音。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7. 体育、艺术、家政在课程中应该占有更大的比重。它们是教授人们如何生活的,而其他课程是教授人们如何工作的。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8. 动物(包括人)如果有选择自由,一方面,他将拒绝完全的陌生,那意味着恐惧。另一方面,它又会不由自主地试探有限的陌生,这是天赋的情绪所驱使,这情绪便是好奇心。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09. 现行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与素质教育的批判无大矛盾。现行的全部课程覆盖得很宽阔,音乐、体育、美术并未或缺。问题不是出在教育的设计,即“意识”的层面,而是发生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课程的比例当然有调整和改进的余地,但是设计出主科和副科没有大的罪过。问题是在实践中,县级中学的高二、高三年级,几乎是师生们共谋将音乐、体育、美术的课程淘汰掉,都市中学里这些课程虽然存在也被极度轻视。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10. 盘点时下围绕中国教育的话语,我以为,概括其病症的最流行词汇莫过于“应试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频次的词汇当推“素质教育”。 我不以为他们找准了病因和药方。这对词汇宣扬了二十年,从学校、教师到家长、学生,施教者与受教者却不买账。那么这话语何以流行呢?因为来自高层。一方面是官场的逻辑使然:逐级传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高层的意见岂敢怠慢。另一方面是官方挟持媒体的力量,从报纸、刊物到电视、广播,竞相宣传,连篇累牍。因此有了如此吊诡的二律背反,一个最高频次的话语却完全无法进入实践。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11. 一个伟大文明能延续千年,至少需要三个支点方能鼎立:技术,文化(价值观、道德观、意识形态)和制度。 ——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