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这三部以青少年教育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电视剧(以下简称为“青少教育题材”,表现人群以18岁即上大学之前的中小学生为主体)在2019年集中出现,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观剧热潮[i]。由此也引发了全社会对青少年成长、亲子关系、教育焦虑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广泛讨论。对这些创作经验及其不足加以梳理、总结与深入分析,是创作实践对评论与研究提出的要求,也是本文思考的出发点。
《小欢喜》剧照
表现青少年教育是时代的产物,作品虽然不太多,却一直没有中断过。新时期伊始就已出现,其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十年这三个时期都出现了优秀的、有影响的代表作。每个时期创作的表现内容、重心与气质不尽相同:新时期带有鲜明的“伤痕文艺”色彩,20世纪90年代转型为清新的青春校园风格,21世纪初十年则演变为青春偶像风格和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特色。近些年以来的青少教育题材因媒介变化风格分野更为明显,在电视剧中大多栖身在都市情感剧里;优秀网络剧代表作则明显延续了此前青春校园剧的风格追求,也有部分作品带有偶像剧色彩。这一嬗变轨迹与殊异特色正是创作与时代同行的最佳注脚,也是“青少教育剧”作为现实题材剧的组成部分总体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要表现。
一、“救救孩子”:从拯救失足青少年到对独生子女的时代忧思
新时期初始,“伤痕”“反思”是电视剧的时代主题。青少教育剧中挽救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重新做人的表现内容正好是这一基调的有机构成。这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等作品中有着生动的描绘。剧中的人物关系集中在师生之间,老师既是教育者、人生导师,也是启蒙者和拯救者;学生则是受教育者、被启蒙与被拯救者。剧中或显或隐的“救救孩子”的呼声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所倡导的启蒙思潮的跨时代回响,和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班主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伯爵、宋小丽、谢惠敏等“问题学生”形象更为深入人心,但徐问校长、于倩倩老师(《寻找回来的世界》)与张俊石老师(《班主任》)也都有着深厚的人格魅力与治病救人的崇高操守,整部作品带有那个时期特有的理想主义情怀。
1990年播出的《十六岁的花季》、1998年的《十七岁不哭》虽然同属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但时间间隔较长,音画品质的提高十分明显。在剧名上这两部剧和新世纪后的《十八岁的天空》构成了一种很强的系列感,但三者的艺术风格却很不同。《十六岁的花季》带有鲜明的承前启后特色,画面质感有着强烈的“八十年代感”、不时以培根格言点题、“先进帮助落后”的叙事模式[ii]都打上了新时期印记。但同时它表现的青春又是浪漫的、多彩的。聪慧能干的白雪巧妙地监督父亲和他的女学生,韩小乐被冤枉的苦闷有着青春期的典型特征;丰富多样的家长形象、复杂的亲子关系都显示出时代的新变化,婚外恋、家长对孩子横加干涉等都充满了时代感。
《十七岁不哭》在艺术上比《十六岁的花季》更为成熟,是90年代最纯真经典的青春故事。该剧一开篇就形象地推出“自己的路自己走”、反对父母过度保护独生子女的教育理念。杨宇凌、简宁、雷蒙、罗洋、林林、岳晓丹等人物个性鲜明,军训、竞选班干部、同学斗气儿、独生子女的娇气、朦胧的初恋等都被表现得微妙动人,也是该类创作最基本的叙事桥段。
21世纪的创作更为丰富,其中《十八岁的天空》(2002)带有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的印记,班主任帮助叛逆学生转变也是青少教育题材的常见内容,有教无类、用信任温暖人心的教育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一改此前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对独生子女教育进行反思的《名校》(2008)更具有现实主义追求,剧中张一白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能人教师,他对当时资本、特权左右教育,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时代病症有着痛彻心扉的体悟。这一形象与新时期之始那些作为拯救者的教师形象最为接近,只是“救救孩子”的内涵此时已置换为对独生子女的时代忧思。遗憾的是,这个人物与这部作品都有些时不我予的悲哀,剧中主人公腹背受敌、十分孤独;在市场接受上则被低估、颇显寥落,折射出单纯的理想主义激情已无法回应与阐释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教育问题。
这一时期受市场冷落的同类作品是大多数。如《青春正点》(2000)、《命运的承诺》(2002)、《我身边的故事》(2002)、《老爸老***子成龙》(2005)、《小留学生》(2005)、《别动我的抽屉》(2005)、《陪读》(2006)[iii]等。这些创作不乏精彩的情节细节、丰富的表现内容,也为后来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参照。另外,《太阳不落山》(2001)、《远山少年》(2001)、《拥抱阳光》(2006)等表现民办教师坚守农村教育的感人故事品质不低、殊为难得。其他如《乘着歌声的翅膀》(2002)杂糅了音乐教育元素,对表现空间有一定拓展。
情景喜剧《家有儿女》(2004—2007)寓教于乐、影响很大,很多内容涉及青少年教育问题,可以看出美剧《成长的烦恼》的影响,但又是真正的本土创新之作。该剧以刘梅和夏东海这一重组家庭巧妙突破了此前局限于表现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单调感,亲子关系更为复杂、人物关系丰富多样、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刘星、晓雪等形象活泼可爱、深入人心。在一个个诙谐风趣的小故事中,表达了为人父母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以及充满爱心、换位思考、温馨感人的家庭相处之道与育人之道。
《家有儿女》剧照
21世纪初的偶像言情风格、情景喜剧特色等,大大拓展了青少教育剧的表现空间,展示出创作求新求变的美学追求,也反映了教育理念日渐开放宽容的发展趋向。
二、“教育焦虑”凸显亲子“共同成长”
近些年,青少教育题材的创作数量明显增多,先后有《乐活家庭》(2010)、《满秋》(2012)、《孩奴》(2013)、《虎妈猫爸》(2015)、《小别离》(2016)、《陪读妈妈》(2018)、《我的老爸是奇葩》(2018)以及上文提到的2019年的三部作品。此外还出现了《旋风少女》(2015)、《旋风十一人》(2016)、《我们的少年时代》(2017)等杂糅了体育元素的青少年教育励志剧;以及《最好的我们》(2016)、《你好,旧时光》(2018)、《忽而今夏》(部分涉及,2018)等涉及青少年教育内容的青春校园网络剧。这些作品对青少年心理与成长、教育理念与方法、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长自身的成长成熟都进行了细腻丰富的展现,是创作不断积累成熟的表现,也是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思考日益走向深化的反映。杂糅元素、更多样的媒介艺术样式都使创作愈加多姿多态,而风格分野也更为清晰:电视剧大多栖身于都市情感剧中,网络剧则以校园青春剧为主。不同的类型归属,反映了作品不同的表现重心与风格气质偏好。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主要探讨围绕青少年教育主题展开的电视剧代表作,它们也是该类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主要体现。《虎妈猫爸》《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剧的热播热议既是该类创作赢得市场的成功,也说明它们深受观众的欢迎,其创作经验尤为值得总结。
该类创作带有鲜明的话题性,升学压力导致的教育焦虑即是话题中心和叙事纽结,“学区房”“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在每部剧中都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升学难,一般来说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造成的,但为什么在升学率更低的此前几个时期的代表作中并没有这么集中地表现教育忧虑呢?这些作品总是能够击中大众的敏感神经,迅速点燃社会情绪,观众的强烈认同感又确实说明这个问题比以前更突出、更严峻了。
究其原因,这一现象首先反映了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不是同步的,存在某种滞后倾向是可能和自然的。但凡涉及人才培养、文化积淀与传统养成的问题都耗时费力,一所好中学、好大学的建成需要的时间比基础设施建设要漫长许多;教育资源的占有又总是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其次,经过几十年的经济积累,富裕起来的大都市中产阶层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更加重视,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显示,新中产人群45%的投资集中在子女教育上,在投资理财、职业发展、健康理财和父母养老等其他几项开销中位列第一。[iv]课外班等已成为学生课内教育的补充乃至标配,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比此前任何时期都更加旺盛,竞争也愈发激烈;再次,这种需求也透露出21世纪以后阶层分化与固化给中产家庭造成的心理压力。《小别离》中童文洁对女儿朵朵说的一番话令观众会心:“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剧中弥漫的教育焦虑情绪既与这种强烈需求和竞争相关,也是中产阶层不安全感的外化表现,因为教育总是维系着千万个家庭与个体的命运与希望。
同时,教育资源的共享意识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也成为城市富裕及中产阶层的共识,《陪读妈妈》《带着爸爸去留学》开始在荧屏上出现,正是国内精英对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应试教育模式相对单一、学区房价不断高企等现实问题的有意识突围,尽管这些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够成熟。青少教育剧对中产阶层家长众生相的表现十分传神,为了孩子高考顺利,妈妈们纷纷穿上旗袍,为着“旗开得胜”;怕堵车、耽误孩子考试,家长们纷纷早早地订下考场周围的宾馆……这些作品将国人重视教育的热忱、“可怜天下父母心”表现得感人肺腑,也让人五味杂陈。
教育焦虑更加重了中国都市中学生们“成长的烦恼”,他们是时代焦虑症的承压点,竞争激烈得无以复加,所谓“差0.5分就能刷掉一操场的孩子”。每个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课业、面前永远有刷不完的题。《少年派》中一首《课间进行曲》生动诙谐地道出了学生们的心声:“……分数是指标、分越高越好/第一名最好/爸妈说成绩就代表了你/最棒的小孩永远住在我隔壁。”分数成为孩子们行动的指挥棒,也是家长心中的催命符,分数还直接左右着亲子关系,作品对这方面的表现既生动可爱,又让人悲从中来:朵朵考了60多分,怕妈妈知道而吓得浑身发抖;机灵的妙妙则总结出报告成绩时好坏相间的策略,让妈妈一时无所适从。成长的烦恼和压力大到让孩子们身心俱疲甚至情绪崩溃,作品的生动表现令人触目惊心和警醒。然而,哭过、痛过,最终还是要直面现实、长大成人。这些作品对应试教育、对高考没有止步于悲观地看待或回避,抑或简单地反思与声讨,而是积极探讨青少年如何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剧中的考场,就是“95后”“00后”们的人生战场,通过这道关,孩子们才能完成中国式的成人礼。它是残酷的历练,又是温馨的守候,家长老师们的加油、助威、祈盼就是孩子们身后最坚实的力量。
与孩子们一道成长的,还有以往以教育者姿态自居的家长们。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亲?”重新凸显为一个严峻的时代命题,更直接反映了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与交锋。“虎妈”们严苛的教育理念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是否就全是错的?“猫爸”的宽松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好的”是否就是“对的”?教育的快乐—长期性与当下性该如何兼顾?人有贤愚、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是否需要统一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同时,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要,还是好成绩好分数重要,甚或还是母子、父子之间亲情更重要?进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全面成长、“立人”成人,还是仅仅成为一个高分刷题的胜出者?……如此种种在青少教育剧中通过多家庭、多亲子关系的丰富展示都有所涉及,有着丰富的精神情感启示。《少年派》和《小欢喜》不约而同地设置了妈妈送孩子高考、自己却要生二胎的桥段,与其说是雷同,倒更像是编导希望借此给脆弱的中国家长减压,并给这些缺乏经验的父母提供一次弥补过错、自我修正的机会。
《小欢喜》的结尾特别表现了“空巢”家长们聚在一起感激孩子、感恩生活的一幕,他们不以施恩者自居,而是感谢孩子们给予了他们无保留的信任以及陪伴孩子长大带来自身的二次成长。他们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类“觉醒的父母”:“是义务的、利他的”,也是坚持“幼者本位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由此,家长们完成了深刻的长者自省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即教育要超越功利目的,着眼于下一代的人格健全。这一认识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发现孩子”“救救孩子”等延续了百年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精神思考在当代大众媒介艺术中的形象诠释。
教育理念的冲突集中体现在“虎妈”和“猫爸”之间,新十年的青少教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控制欲很强、几乎带有强迫症的母亲形象:毕胜男(《虎妈猫爸》)、童文洁(《小别离》《小欢喜》)、卢丽(《孩奴》)、王胜男(《少年派》)、刘若瑜(《带着爸爸去留学》)、宋倩(《小欢喜》)等,她们的紧张焦虑有些甚至是病态的,但病因却植根于时代社会的压力。爱攀比的国民劣根性又进一步助推了社会焦虑、加剧了代际冲突,这在电视剧中都有着传神的表现。透过一曲曲“虎妈”的战歌,让一度“救救孩子”的呼吁分明变成了“救救家长”的哀叹,对现实中强势的“虎妈”们不啻是一碗及时而猛烈的醒脑汤。当然,太多的相近也难免模式化,好在《小欢喜》中杨杨的妈妈刘静温婉文静、十分理解孩子,是对单一的“虎妈”模式的审美突破。
《小别离》剧照
同时,一系列暖男“猫爸”形象也十分成功,罗素、方圆、林大为、黄成栋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也最受观众欢迎。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为父亲们设置了失业、转岗等事业上的挫折。一度高大、威严的父亲无论在家中还是社会上都显得边缘而弱势。然而这些好父亲们承受社会压力、完成自我蜕变的故事又感人至深,他们以温和健全的人格力量与生活智慧协调着家庭社会的各样关系。方圆让童文洁学会平淡看人生、悦纳自己的孩子,如方一凡所说的“我不是一个坏孩子,我只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林大为在女儿人生的关键处引领她回归正轨,点醒妙妙沉迷网播:“你活泼可受,但不隽永,还缺少分辨力。”更难得的是他们努力帮助孩子们保持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如果父母的心里都是苟且,孩子的心里哪儿来的诗和远方。”这些父亲是大时代大都市的减压阀,是小家庭实际的主心骨,更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与“虎妈”形象都是青少教育剧的重要审美收获。
三、坚守现实主义精神,突破表现内容的局限
新十年以来的青少教育剧中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有着独特的审美发现和扎实的生活实感,作品洋溢着健康活泼、清新自然的青春气息,不做作、不搞怪、真实可爱,引发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审美共鸣。作品对表现内容相近的中学生校园生活的把握与处理丰富动人,使作品能够做到同中见异、独具特色。编导对高中课堂的展示细致具体、妙趣横生,对几个家庭不同亲子关系的处理与把握都可见出创作者开掘生活、提炼典型的功力。
如前所述,特别难得的是这些作品在生活流叙事中,塑造出了一批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要收获。除了家长形象外,个性不一的学生群像塑造得也十分成功,小演员们较好的表演更是让朵朵、英子、方一凡、林磊儿、杨杨、林妙妙、钱三一、江天昊、邓小琪、耿耿、余淮、余周周、林杨、章远、何洛等形象深入人心,这些真正主角的成功塑造也是青少教育剧赢得年轻人认可的首要因素。
青少教育题材还有着动人的细节和精彩的台词。英子和宋倩母女之间的爱与伤害、杨杨对母亲生病的贴心之举、方圆对失业的掩饰、林大为与妙妙父女在王胜男出差时的解脱放松、邓小琪在忙于应酬的母亲离去后的彻骨孤独都触发人心。正是这些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细节、情节让作品的精神主旨有了承载的基础,也让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这些作品大多带有轻喜剧色彩,语言风趣俏皮、朗朗上口,《少年派》中诸如“想让你快乐,又怕你得意忘形;想让你早受挫折,又怕你一挫不起……”林大为以古文翻译妙妙的网络用语和流行用语来借此激励妙妙奋发图强的意志精妙适宜。语言的丰富与智慧也为作品增添了一股韵味和美感。
当然,也需要指出,新十年以来的青少教育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好作品占比不够高。一些校园青春网络剧内涵的轻浅单薄是突出的,某些电视剧以情感表现代替社会反思,如《酷爸俏妈》《我的老爸是奇葩》《孩奴》《夏至未至》《热血高校》等感情戏太多、悬浮感过强,有些还带有堆砌苦难、“卖惨”、放大教育焦虑之嫌;《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学生们之间的三角恋与家长们不断婚变挤占了太多戏份,削弱了对小留学生海外打拼的表现力度,大都是现实主义原则贯彻不彻底的具体表现。
同时,该类创作在表现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局限,基本上围绕北京、上海的城市精英的教育焦虑展开。表现民办教师与农村学生以及表现城市平民孩子、打工子弟教育问题的作品和影响力都太少太小。事实上,与前几类广大的人群相比,城市精英获得的教育资源明显更多。剧中人物活动的场景也多是高档社区和豪华写字楼,所在的学校大都是重点中学,租住的学区公寓房宽敞讲究便利,如此荧屏想象也就必然局限于这一部分金字塔中的高端人群。未来的青少教育题材创作应努力拓展表现空间、开掘生活广度,这是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精神所倡导和要求的,也是创作者的精神情怀、艺术视野与文化观念的真实反映。荧屏上需要表现农村孩子开启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颂歌,需要深入展现当下城市平民与农民工家长对教育的坚守、子弟们不放弃不服输的感人旋律。
表现内容的拓展还需要突破精英教育的囿限,更广阔更立体地表现当下各级职业技术教育给普通人命运带来的改变。这也是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通过晏阳初、陶行知、徐特立等教育家开启的平民教育传统。表现内容的局限也制约了作品精神内涵的深度与情感力度,《小欢喜》《少年派》在表现高考这一内容上已达到了典型的艺术概括,但一来这些作品仍属少数,二来青少教育题材创作不应只聚焦“考学”这个话题,需要警惕后面模式化的跟风。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青少年的品质教育、人格养成都是可以开掘的表现内容。另外,由于近年来该类剧大多是都市情感剧,教师形象明显弱于家长和学生形象,缺少精神世界厚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者形象。作品更多地展示老师的职业感与专业性,人物定位比较简单,缺乏从老师视角出发对教育的深层思考,也没有对人物生命史的开掘。教师形象的单薄不只是荧屏的缺憾,也不利于青少教育剧精神内涵的深化表现。
《少年派》剧照
教育问题,关乎国家的千年大计,有着培根铸魂的重要性,影响着我国的人口素质、人才构成与民族未来。以此来看,青少教育剧的表现内容还需拓宽、深化,分量也有待加强,以通过艺术表现促进教育进步与人的全面成长。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融媒环境下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审美与传播新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9BC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i]《小欢喜》在浙江卫视CSM59城2019年7月31日—8月27日播出期间的收视率平均约为1.26%,东方卫视CSM59城的收视率平均约为1.29%,多天持续排名第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650194/;《少年派》在湖南卫视CSM55城的收视率为1.21%,名列同期播出的卫视剧第一,https://www.shangc.net/news/2019/0610/3711214.html。
[ii]“先进帮助落后”的人物关系与叙事模式在新时期前后的文艺创作中十分流行,蒋子龙的代表作《赤橙黄绿青蓝紫》(1981年,有同名改编电影和电视剧)中也有着鲜明表现,团委书记解净凭着“向把人推向消极、庸俗、冷漠的势力拼命抗争……”的热忱感染、激发了车队司机刘思佳,小说结尾刘思佳冒着生命危险将着火的汽车开出油库,也让自己的灵魂获得了新生。
[iii]文中涉及的部分电视剧信息引自《1978—2018年国产电视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资料数据库》,该项目〈项目编号:HW18088〉调研的委托单位是中国文联电视艺术家协会,执行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戴清主持。
[iv]张娜:《中国教育剧的欢喜与焦虑:永远受关注,真实难把握》,微信公众号“编剧帮”,2019年8月16日。
(本文图片来源于豆瓣)
(作者: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47:3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