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走后,给乃迭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他离别时想说“上帝保佑你们”的,但却忍住了没说出口,因为怕我们并不像他一样信仰基督。他觉得,如果对我们说“上帝”,未免唐突,有把他的宗教信仰强加于我们之嫌。他就是这样一个朴实、谦恭、善良的老绅士,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2. “我希望我写的我的早年生活全都符合事实;我确实希望我的自传能免除那种自恋癖和自我吹嘘的不良倾向,我希望我在自传中对自己的成就没有赞美过度。我确实无意于写一部政治性的自辨书,因为我对我以前的所做所为并不感到羞耻或遗憾。假如我还能重新活一遍,我还会像以前那样生活。”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3.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将会怎样。我想我的自传该在这里停止了吧。如果我还能活得更久,将来还能经历和目睹更多有趣的事情,我将在这本自传后面再增添一章或数章。”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4. “他告诉我,他已完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还从德文翻译了《浮士德》。他对中医药很感兴趣,送给我一瓶特意配制的药水,说是具有很好的壮阳功效。一年以后,我听说他死了。不知道他是不是被自己配制的药水害死的。他和我一样都是性情中人。可惜的是,如今像他那样的学者和诗人已是凤毛鳞角了。”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5. “我攻读法国中世纪文学的时间很短,但正是在这期间,我遇到了我未来的妻子戴乃迭,她也在学法国文学。我们俩曾在一起听课。后来我改学英国文学以后,她也决定放弃法国文学,改学中国文学。当时牛津大学刚开始设置中国文学荣誉学位,她是攻读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第一人。”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6. “中国有个有趣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评价,并不以他们在学术上,艺术上的成就而定,却以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而定。一个人如果在政治上受迫害,他们就成了一无是处的社会弃儿,而一旦他得以***,收到尊敬,那么各式各样的荣誉称号都会落到他头上,他就成了一个至善至美的人。我的沉浮荣辱证实了这一点。”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7.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的许多同事都挨了打,不少人被活活打死,或被迫自杀。而当时我在监狱里,所以躲过了这汇总劫难。或许监狱归根结蒂并不是一个很坏的去处。”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08. “这是我初次见到一个活人被当做祖宗或神仙那样崇拜。在当时,我觉得这简直是个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我离开中国以前,北洋军阀从来没有强迫过大家对他们表示这种高度的崇敬,而国民党***委员长的影响力当时还没有到达天津。可是在当时的德国,早已到处弥漫着无法无天的氛围。”
——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