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第6第7期,关于原生家庭和杠精。
席瑞非常犀利,直白且犀利。
这里面大部分是青年群体,与十三邀、岛屿读书的老一辈不同。
里面的确有许多自证、自我解释、自我辩驳,潜意识再分析的思考,非常有思辨性——当然他们的思辨大部分是同一level的(但也高于大部分人了),但是席瑞高出所有人,甚至是李松蔚。
李松蔚算是这几个年轻人中年长的中年辈。但是席瑞比他更直接、犀利,且能发出更高一层的总结性发言。李松蔚更多是经验丰富——咋心理疗愈中见到更多的苦难、更多复杂的人性。
但如果去除经历只看思考的能力,席瑞远远更高。李松蔚和刘博洋在讲杠精时能自我反思与换位辩驳的程度是到“我们对于我们所批判的UFO疗愈群体可能也是杠精——也是干涉他人的多元与自由”(其实能思考到这一步已经很稀少了),以及“他们也可以拉黑我们让我们从他们的世界消失”,但席瑞圆回来了——即便换位为他人辩驳,但最终人还是得有一个总结性质的偏向自身看法的观点——与其看似客观且全面地讨论“包容”与反思“年龄增长但包容度下降”,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人们自身找到和气场相合的人交流的机会和方法,在远比现实世界丰富的鱼龙混杂互联网里最重要是让”大白兔和大白兔”、“大灰狼和大灰狼”的不同群体各自相处。
席瑞的信念感很强,他能把看似不尊重多元、不够全面客观的东西再次圆回来——因为多元、换位、全面、客观已经是一种发展性思考(能做到这点的人都很少,甚至这也是一直被提倡的),但他其实又圆回个人主义利己视角了———包括他人驳斥他的“你拉黑我们就不是尊重多元多样性了”———-最后字幕组也是被他的信念感带跑,在字幕解释处增加“尊重多元也是有条件的”(无论字幕组的人是否是因为“听信权威”般认为这些能被请来探讨之人的最后多人认同的观点就应该是对的)。
无法说究竟那种观点是对的(因为原本也就不存在对错)或是更应该被偏向——我只是想说席瑞的信念感比在场的人都更强,所以他最坚持自身观点与最被其他人认同的——其实他不一定是足够全面客观与应该被赞同的,但他对自身的看法认同度更高、对事物更犀利,所以哪怕李松蔚在这里算是更有资历的上一代最后都是被他说服的。
李雪琴依旧因为成长经历中的许多被社会的一些对女性的价值观捆绑(其实她已经非常好了,刻薄的始终是社会与人性),所以她和在桃花坞中一样始终没有那么坚持自己。刘博洋相对来说也更温和。
李浩源感觉比Offer的时候苍老成熟很多(甚至似乎有饱经职场磨练的油腻)可能他日常的法律工作接触了很多痛苦中的人。而且他的原生家庭相对幸福,所以他的信念感依旧很强但并没有席瑞那么犀利与个人主义视角。
当然我是非常欣赏席瑞的,只是他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是该偏向的(当然也不见得是不该偏向的)。我非常喜欢他的直白,他说的许多李松蔚不一定敢说。
他们真的是Z世代某种意义上的代表者,当然主要只限于思考者。对比《圆桌派》、《十三邀》等节目与《荒野会谈》,你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两到三代人(大致是)非常明显的区别。
Z世代成熟得很快,但似乎“成人”的很慢。很多人小学就发育成熟与大学生差不多,但似乎很慢才到过去一代三十岁所到的“成人”状态。很多Z世代三十左右了,但似乎依旧是比较青少年的状态。似乎工作许久了依然在有“家长”话语权束缚的状态里(李浩源比较例外)。包括看《我们的滚烫人生2》,就发现吴卓羲和仁科已经40了,可似乎还不是他们再往前上一代30岁时能达到的状态(包括之前咪咕视频里离婚综艺里许多已经离婚的男性和《再见爱人2》里的卢歌———你发现似乎话语权依旧被任贤齐那一代的人掌握(而他们那一代年轻时轻易就很早获得了话语权)——所以现在的Z世代很容易走向成熟,却很难走向“成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22:1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