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评论> 正文

《又见奈良》:以“仪式”应对难题

电影《又见奈良》海报

  电影《又见奈良》其实起源于导演鹏飞的上一部作品《米花之味》。据导演说,因《米花之味》获得“奈良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自己得以有机会与河濑直美导演合作,在奈良拍摄一部影片。最后,导演选择了二战日本遗孤题材,可以说,是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又见奈良》讲述了年过七旬的中国养母陈慧明远赴日本,在二代遗孤小泽和日本退休警察一雄的帮助下,寻找失联已久的日本遗孤养女丽华的故事。影片中,导演延续一贯风格,以轻松幽默的外壳包裹沉重严肃的内核,但是仍然无法避开遗孤题材带来的种种难题。

  借“仪式”回答生死问题

  遗孤丽华是生是死?这是影片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创作者回答了三次。第一次回答是在小泽读信时。观众通过丽华写给养母的信,感受到二人浓厚的亲情,推导出“失联即出事”的结论。此时,丽华的生死问题成为没有悬念的悬念。第二次回答验证了观众的推测。老警察告诉一雄和小泽,遗孤丽华在四年前就已死亡。他的消息绝对准确,因为老警察还提到另外两个信息:一是她血型匹配失败,未找到自己的亲人;二是她用了养母名字中的“明”为自己的日本名。作为电影,回答“未知”容易,回答“已知”难。如何给养母一个回答?如何给观一个回答?导演借用了“仪式”。

  在一切不知如何收尾时,小泽接到归国遗孤的电话,得到“丽华”的新信息,在明知丽华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她仍旧叫上一雄,带着陈奶奶来到“丽华”的住处。门铃无人回应,三人跟随丛林里传来的鼓声,闯入了日本的御祭礼。养母伴随着愈发急促的鼓声,穿越人群,寻找丽华。鼓声震震,直击心灵。在祭祀仪式的氛围里,观众似乎忘记了丽华已死的事实,如剧中人物般急切,盼望着丽华的出现。

  导演提及这场祭祀戏时,表明其意图并不在体现日本民俗习惯,而是陈奶奶找到了一个完全能够体现日本传统文化的场景,或许会产生释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本初的地方。丽华是生是死,在此刻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仪式”给了陈奶奶一个回答,也给了观众一个回答。

  用“仪式”处理创作问题

  以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寻人的故事并不好写。即使以公路片的写法,将旅程中的人与事分为段落,也难以避免“找到线索——得到答复——找到线索——得到答复”的套路。将“套路”处理得不沉闷绝非易事,若想写得别有新意,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到《又见奈良》,片中不得不涉及的“询问与回复”本就是两句话的事,一问一答即可解决。可在电影中,又无法简单化处理。面对这样的创作难题,导演再一次利用了“仪式”。

  当三人来找老警察打探丽华消息时,老警察并未如约在家中静候访客的到来,而是跑到了门口的试酒会会场。酒厂的免费品尝大会本不算仪式,但对于日本退休老人却有着近似仪式的意义。这一天,老人们得以有机会聚集在一起,聊天、喝酒,仿佛已成为了固定的形式。试酒会一年仅有一次,何尝不是寂寞老人一年一度的孤独“仪式”。

  此时,对于老警察来说,朋友的求助并不重要,完成“仪式”才是今日的头等大事。于是,询问正常发出后,回复迟迟未到。在这一过程中,观众看到的不是单调的“寻人”,而是意外窥见了日本老人的精神处境。由此,“询问与回复”过程打破套路,创作难题得到解决。

  以“仪式”面对历史问题

  当导演选择日本遗孤题材时,就已选择了难题。面对如此沉重的历史问题,应以何种角度切入?以何种故事为载体?导演谈道,电影构思起源于一本访谈书。接受采访的中国养父母最大的愿望便是去日本看看自己的孩子,即使找不到他们,也至少看看他们的故乡。但实际上,真正去过日本的中国养父母寥寥无几。导演不仅用电影帮他们圆了梦,还为他们安排了一场“仪式”。

  影片看似在讲述一个“寻女”的故事,其实不然。养女丽华与养母陈慧明感情深厚,多年没有来信,只有一种可能——她在日本出事了。在明知丽华大概率遭遇不测的情况下,年过七旬的陈慧明仍选择跨越山海,来到她的故乡,找寻几乎不可能找到的养女。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场“仪式”,一场与遗孤养女的“告别仪式”。

  相比中文名《又见奈良》,影片的英文名Tracing Her Shadow(追寻她的影子)更为贴切。仅仅是来到此处,去过养女曾去过的地方,见过她曾见过的人,用没有胶卷的相机,拍下不曾保留的照片,对于七旬的养母,就已足够。这场“告别仪式”是隐秘的,是属于陈慧明与丽华的;这场“告别仪式”也是开放的,是献给再也没有见面又彼此想念的遗孤与养父母的。

  难题难以解决,但倘若以“仪式”应对,或许能生发出解题的力量。

阅读全文